搜一下
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房产
科技
时尚
汽车
法治
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
六旬老太多次骨折隐忍不发为哪般
鉴定故事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 □ 本报通讯员 阮隽峰 “人会撒谎,但身上的伤痕却撒不了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
[详细]
2023-03-01 12:25:59
对未达刑事处罚年龄的“熊孩子”怎么办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刘 薇 钟海 “我承认对小孩管教不到位,导致他犯下了这样的错误,今后我一定好好管教,履行好一个父亲的责任,谢谢检察官和警官!&
[详细]
2023-02-28 13:15:11
3家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被曝光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 记者张维 记者今天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年来,少数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严重扰乱第三方环保
[详细]
2023-02-28 13:13:32
嘉祥群众安全感,法治服务满意度连年攀升
本报讯 记者姜东良 梁平妮 通讯员张腾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聚焦打防管控、法治服务、社会治理、政法改革等方面,深耕善治,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
[详细]
2023-02-28 13:10:12
今年创建千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严肃处理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本报讯 记者赵晨熙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近日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详细]
2023-02-28 13:06:41
“精准”电话推销暴露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本报记者 赵晨熙 “谢谢,不需要。” “暂时不考虑。” “你不要再打来了!” …… 接听电话语气变化的背后是
[详细]
2023-02-28 12:55:27
治理直播间乱象须用猛药
法治时评 □ 林楠特 最近,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或违规开展“网上问诊”,或公开介绍“祖传秘方”,或直接开方推
[详细]
2023-02-27 13:14:16
禁令之下仍有商家借罂粟壳“提鲜揽客”
本报记者 张守坤 近日,一则“女子宿舍吃火锅放罂粟提味被罚”的新闻冲上热搜榜。报道称,务工人员吴某为提味增鲜,将从老家带来的罂粟壳放入火锅中。最终,吴某
[详细]
2023-02-27 13:11:59
宁波海曙一口腔医院因虚假诉讼被罚10万元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陶琪姜 在诉讼过程中篡改病历,致使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无法进行,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某口腔医院因虚假诉讼被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罚款10万
[详细]
2023-02-27 13:10:29
徽州区杨村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全力保障乡域内百姓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营造良好的村级营商环境,徽州区杨村乡组织各村协管员对区域内的零售商店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
[详细]
2023-02-27 13:04:28
徽州区:普法春风进校园 法治教育润童心
春风渐起,绿意如期,开学季如约而至。为贯彻落实2023年春季学期青少年法治宣传月活动,切实增强在校学生遵法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徽州区司法局司法干警来到南
[详细]
2023-02-27 13:01:12
津南区小站镇:法治宣传进校园 普法教育护成长
天津北方网讯:为进一步提高辖区中小学生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月21日,津南区小站司法所邀请律师到小站第六小学开展“与法同行 法
[详细]
2023-02-25 12:05:22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今日看点
公安部:依法严查非法采砂犯罪“保护伞”
上海虹桥机场查获卷烟及加热卷烟共计5万余
便捷背后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手机智能助手应
2025年2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
丈夫巨额打赏 妻子能要回吗(以案说法)
以法治力量守护妇女儿童权益(金台锐评)
下班后用微信处理工作或构成隐形加班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将迎执法专项行动
捏造“80后死亡率5.2%”、借机卖保健品 网
苗伟代表:完善网络立法,解决骚扰电话、虚假营
视觉焦点
公安部:严厉打击危害食
家务劳动的价值怎么算
民法典解答孩子红包能
全面依法治国大事记:法
今年公安机关侦办3100
如何正确看待“离婚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