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4月28日消息(记者刘阳)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截至4月25日,天津“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共认证司机2万名、车辆1.9万辆,累计开展集疏运业务量超过100万箱,辐射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河北企业的业务量位列平台前3位。
据了解,天津“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由天津海关联合天津港集团共同打造,自2021年起服务应用于天津港口集疏运业务。
据介绍,该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汇聚效应,将海关通关与港口装卸作业进行智慧融合,聚焦一流港口提效降费的经济价值、安全便利的社会价值、绿色环保的生态价值进行规划建设。在港口核心的装卸输运环节,智能匹配各方资源,通过实现智慧调度、智慧货运、一站通、物流链可视化等主要功能,推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的大规模实施,探索实现“港口物流公交化”的目标,更好地助力天津本地企业腾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近年来,天津海关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发展相关工作,天津海关以“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倡议为引领,秉持“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理念,联合天津港集团不断推动“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功能升级,优化“车货船三维匹配”等功能,完善一站式办事和有关物流信息展示服务,充分发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服务港口发展、企业需求的优势,将海关通关与港口装卸作业进行智慧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智慧港口通关服务。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天津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4.79小时、0.62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68.93%和97.36%,均位居全国主要海运口岸前列。
同时,加大京津冀联合推广力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宣讲和帮扶指导等举措广泛引导企业应用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智能调度、智能货运等功能,推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上规模,支持企业享受便捷通关物流服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助推天津外向型经济发展。今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外贸实现平稳开局,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进出口稳步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天津市进出口总值为19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904.4亿元,增长13.1%;进口1065.8亿元,增长1.4%。
下一步,天津海关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天津海关持续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推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上规模、上水平;深化京津冀海关协作,联合天津港共同完善改革配套保障措施,并探索向天津港辐射内陆腹地扩大改革参与度和覆盖面;以打通口岸物流通关流程中的痛点堵点、实现企业降费增效为目标,不断推动天津“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优化升级,完善平台“车货船三维智能匹配”“双重匹配”等智慧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智慧港口服务,支撑世界一流港口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建设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上一篇:天津多措并举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下一篇:今年辽宁中欧班列开行达百列